
品名:染料紫檀(Pterocarpus tinctorius),俗稱血檀。
地方名:塔庫拉Tacula(安哥拉),姆庫拉Mukula(贊比亞),穆寧噶馬吉Mninga maji(斯瓦西里),姆庫隆古Mukurungu(坦桑尼亞)。
命名情況:染料紫檀最早見于韋爾維茨在非洲安哥拉探險所完成的著作《安哥拉植物發生地理記錄》(1859年12月葡萄牙里斯本《海外年鑒》),其后陸續由另外一些植物學家發現其變種,現主要有大葉類型(中文名:大葉紫檀,拉丁學名Pterocarpus macrophyllus)、巨果類型(中文名:巨果紫檀,拉丁學名Pterocarpus holtzii)、降香類型(中文名:降香紫檀,拉丁學名Pterocarpus kaessneri)、金毛類型(中文名:金毛紫檀,拉丁學名Pterocarpus chrysothrix,國內亦稱變色紫檀)等。二十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,植物分類學家通過對世界各地標本館所存的標本進行對比和整理,并進一步確認其染料紫檀為諸品種的統一名稱,即拉丁學名為Pterocarpus tinctorius。
產地:廣泛分布于非洲中部,東部和南部。從剛果(布)、剛果(金)向東至坦桑尼亞,向南至安哥拉、贊比亞、馬拉維和莫桑比克均有出產。